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 | 微信公众号:ynxinli
传统文化
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修心养正 > 传统文化
四念处经

信息来源:  浏览:6244次  发布时间:2021-11-22

一宁心理张明推荐语:


有名的观呼吸法,就出自本经前面几段,除了观呼吸,后面还有越来越深入的修法,把认真修心者带入静定的空无的智慧的不执着状态,那真是美妙!


许多严重困扰者,没有基本的安全感,内心被无形的但自己并不知晓的难以言说的危险感笼罩,在遭遇侵入的过程中,对世界的基本信任感,也损伤了。这种情况下,要靠自己修习方法,容易添乱,需要尝试去相信可以相信的人,以获得保护、陪伴、支持。然后,安全感才能慢慢形成。然后,才适合练习方法。



四念处经

 

      本经出自巴利藏《中部》第十经,由一行禅师和安娜贝尔.勒提从巴利文议成英文。摘自一行禅师所著《生命的转化与疗救》一书。该经为佛教实修之最重要经典,南传区域一般叫称为《大念住经》或《念住经》。一行禅师所译的这个版本,与南传主流的《大念住经》有一些差异。这里转载作为行者备查参考。

 

第一品

 

     如是我闻,一时佛游拘搂族,在剑摩瑟昙那都邑中。尔时佛告诸比丘:诸比丘!

诸比丘应诺:世尊。

      佛言:诸比丘,有一妙道可净众生,可度优悲,可灭苦恼,可达正道,可证涅磐,此妙道即四念处。

      何谓四念处?

      1、诸比丘,今有比丘,即身观身而住,精进警觉,念念分明,可灭时间贪忧。

      2、即受观受而住,精进警觉,念念分明,可灭时间贪忧。

      3、即心观心而住,精进警觉,念念分明,可灭时间贪忧。

      4、即法观法而住,精进警觉,念念分明,可灭时间贪忧。

 

第二品身念处

 

      诸比丘,比丘云何即身观身而住耶?

      若有比丘,步入林间,或树下,或于空寂无人处,跏趺而坐,身躯端直,当前奋起正念,专心系念于出入息。彼入息时,知道自己正在入息。彼出息时,知道自己正在出息。彼作长入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作长入息’。彼作长出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作长出息’。彼作短入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短入息’。彼作短出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作短出息’。

      彼须如是训练自己:‘入息,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。出息,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。入息,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。出息,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犹如熟巧之木镟工,于镟盘做长转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在做长转’。于镟盘做短转时,心中了了分明,我在做短转’。比丘亦如是。彼作长入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作长入息’。彼作长出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作长出息’。彼作短入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作短入息’。彼作短出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在作短出息’。

      彼须如是训练自己:‘入息,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。出息,我对我的整个身体了了分明。入息,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。出息,我使身体的活动平息下来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自由自在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于走路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在走路’。彼于站立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在站立’。彼于坐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在坐着’。彼于躺卧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在躺卧’。无论身体处于何种姿势,彼于其身体之姿势,心中都了了分明。

      比丘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于进退之际,对其进退,施以圆满觉照,心中了了分明。彼于前瞻后顾、弯腰站起之际,对其所做之事,亦施以圆满觉照,心中了了分明。彼于穿衣持钵之际,对其所做之事,施以圆满觉照,心中了了分明。彼于饮食嚼尝之际,对所有这一切,施以圆满觉照,心中了了分明。彼于大小便之际,对所做之事,施以圆满觉照,心中了了分明。彼于行、住、坐、卧、睡、醒、语、默之际,对所有这一切,施以圆满觉照,心中了了分明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应观想自身,自足底而上,自头发而下,此身为皮蘘所包裹,种种不净充满,而作是言:“我此身中,有发、毛、爪、齿、皮、肉、筋、骨、髓、肾、心、肝、肋膜、脾脏、大肠、肠膜、肺、胃、屎、尿、胆汁、痰、脓、血、汗、脂肪、泪、淋巴、涕、唾、滑液’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犹如一只两面开口的袋子,内中盛满各种种子,诸如糯米、糙米、菜豆、豌豆、芝麻、精米。聪明之士,打开袋子,于中观见分明,曰:‘此是糯米、此是糙米、此是菜豆、此是豌豆、此是芝麻、此是精米。’诸比丘,彼观此身,亦复如是,自足底而上,自头发而下,此身为皮蘘所包裹,种种不净充满,而作是言:“我此身体中,有发、毛、爪、齿、皮、肉、筋、骨、髓、肾、心、肝、肋膜、脾脏、大肠、肠膜、肺、胃、屎、尿、胆汁、痰、脓、血、汗、脂肪、泪、淋巴、涕、唾、滑液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身无论处于何种姿势,彼应依界(组成身体之四大)而观其身,曰:‘此身之中有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种’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犹如熟练屠夫,或其学徒,坐于四衢大道,杀牛剥皮,支解成块。诸比丘依界观身,亦复如是,曰:‘于此身有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风界等四大种。’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或死一日,或死二日,或死三日,膨胀瘀黑,脓烂充满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或为乌鸦所啄,或为秃鹫所食,或为野犬所叼,或为狐狸所咬,或为各类昆虫所食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骸骨筋络连系,略有余血余肉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只余骸骨,皮肉尽脱,血迹斑斑,筋腱尚存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只余骸骨筋腱,无血无肉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骸骨支解,四散分离,手骨一处,足骨一处,胫骨一处,股骨一处,臂骨一处,脊骨一处,头骨一处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骸骨惨白,如海螺壳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白骨各异,四散堆积,经年日久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观见死尸,弃于冢间,骨殖枯腐,化为齑粉。如彼自比,而作是言:‘我此身体,如彼一般,性质相同,将来亦当如是,无可逃避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身观身而住。彼观察身内或身外,或兼顾身内与身外。彼观察身内之生起,或身内之坏灭,或兼顾观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身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身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身观身。

 

第三品受念处

 

      诸比丘,比丘云何即受观受而住耶?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正感觉乐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乐受’。彼正感觉苦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苦受’。彼正感觉非苦非乐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非苦非乐受’。彼正感觉身体之乐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身体之乐受’。彼正感觉心灵之乐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心灵之乐受’。彼正感觉身体之苦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身体之苦受’。彼正感觉心灵之苦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心灵之苦受’。彼正感觉身体之非苦非乐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身体之非苦非乐受’。彼正感觉心灵之非苦非乐受时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正感觉心灵之非苦非乐受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受观受而住。彼于内观察其受,彼于外观察其受,彼于内外观察其受,或观察受之生起,或观察受之坏灭,或观察受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受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受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受观受。

 

第四品心念处

 

      诸比丘,比丘云何即心观心而住耶?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贪欲炽盛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贪欲炽盛’。彼心离贪欲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离贪欲’。彼嗔恚炽盛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嗔恚炽盛’。彼心离嗔恚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离嗔恚’。彼愚痴炽盛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愚痴炽盛’。彼心离愚痴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离愚痴’。彼心念镇定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念镇定’。彼心念不镇定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念不镇定’。彼心念散乱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念散乱。’彼心念不散乱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念不散乱。’彼心志广大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志广大。’彼心志狭小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志狭小。’彼心智能趋上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智能趋上。’彼心智能不趋上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智不能趋上。’彼心力集中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力集中。’彼心力散漫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力散漫。’彼心得解脱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得解脱’。彼心不得解脱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心不得解脱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即心观心而住。彼于内观察其心,彼于外观察其心,彼于内外观察其心,或观察心之生起,或观察心之坏灭,或观察心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其心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心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即心观心。

 

第五品法念处

 

      诸比丘,比丘云何即法观法而住耶?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当于五盖观察诸法。云何观察耶?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有贪欲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贪欲’。彼无贪欲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贪欲’。尚未生起之贪欲云何会生起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生起之贪欲如何弃舍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弃除之贪欲如何令未来不生,心中了了分明。

      彼有嗔恚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嗔恚’。彼无嗔恚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嗔恚’。尚未生起之嗔恚云何会生起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生起之嗔恚如何弃舍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弃除之嗔恚如何令未来不生,心中了了分明。

     彼有昏沉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昏沉’。彼无昏沉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昏沉’。尚未生起之昏沉云何会生起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生起之昏沉如何弃舍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弃除之昏沉如何令未来不生,心中了了分明。

     彼有掉毁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掉毁’。彼无掉毁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掉毁’。尚未生起之掉毁云何会生起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生起之掉毁如何弃舍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弃除之掉毁如何令未来不生,心中了了分明。

     彼有疑惑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疑惑’。彼无疑惑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疑惑’。尚未生起之疑惑云何会生起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生起之疑惑如何弃舍,心中了了分明。已弃除之疑惑如何令未来不生,心中了了分明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于五盖即法观法而住。彼于内观察诸法,彼于外观察诸法,彼于内外观察诸法,或观察诸之生起,或观察诸法之坏灭,或观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诸法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察诸法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于五盖即法观察诸法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当于五取蕴观察诸法。云何观察耶?

     诸比丘,彼当如是观察:‘如是即是色,如是即是色之生起,如是即是色之消灭。如是即是受,如是即是受之生起,如是即是受之消灭。如是即是想,如是即是想之生起,如是即是想之消灭。如是即是行,如是即是行之生起,如是即是行之消灭。如是即是识,如是即是识之生起,如是即是识之消灭。

     彼如是于五取蕴即法观法而住。彼于内观察诸法,彼于外观察诸法,彼于内外观察诸法,或观察诸之生起,或观察诸法之坏灭,或观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诸法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察诸法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于五取蕴即法观察诸法。

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当于六根与六尘观察诸法。云何观察耶?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应了了分明眼根,了了分明色尘,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,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,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令未来不生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应了了分明耳根,了了分明声尘,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,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,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令未来不生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应了了分明鼻根,了了分明香尘,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,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,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令未来不生。

   “诸比丘,彼应了了分明舌根,了了分明味尘,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,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,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令未来不生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应了了分明身根,了了分明触尘,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,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,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令未来不生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应了了分明意根,了了分明法尘,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,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,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令未来不生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于六根六尘即法观诸法而住。彼于内观察诸法,彼于外观察诸法,彼于内外观察诸法,或观察诸之生起,或观察诸法之坏灭,或观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诸法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察诸法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于六根六尘即法观察诸法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当于七觉支观察诸法。云何观察耶?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有念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念觉支’。彼无念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念觉支’。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念觉支如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念觉支如何圆满。

      彼有择法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择法觉支’。彼无择法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择法觉支’。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择法觉支如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择法觉支如何圆满。

      彼有精进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精进觉支’。彼无精进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精进觉支’。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精进觉支如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精进觉支如何圆满。

      彼有喜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喜觉支’。彼无喜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喜觉支’。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喜觉支如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喜觉支如何圆满。

      彼有轻安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轻安觉支’。彼无轻安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轻安觉支’。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轻安觉支如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轻安觉支如何圆满。

      彼有定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定觉支’。彼无定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定觉支’。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定觉支如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定觉支如何圆满。

      彼有舍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有舍觉支’。彼无舍觉支,心中了了分明,‘我无舍觉支’。彼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舍觉支如何生起,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舍觉支如何圆满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于七觉支即法观诸法而住。彼于内观察诸法,彼于外观察诸法,彼于内外观察诸法,或观察诸之生起,或观察诸法之坏灭,或观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诸法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察诸法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于七觉支即法观察诸法。

      复次,诸比丘,彼当于四圣谛观察诸法。云何观察耶?

      诸比丘,彼应如实了知‘此是苦’,如实了知‘此是集’。如实了知‘此是灭’,如实了知‘此是道’。

      彼如是于四圣谛即法观诸法而住。彼于内观察诸法,彼于外观察诸法,彼于内外观察诸法,或观察诸之生起,或观察诸法之坏灭,或观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。由此专心系念,彼知诸法无非如其所念、如其所知而已。彼于此事,心中了了分明,直到智慧和圆满的觉照生起。彼因观察诸法而住,离于执著,不为任何尘虑所系缚。诸比丘,彼应如是修习于四圣谛即法观察诸法。

 

第六品

 

      诸比丘,无论何人,能依法修习四念处七年,可得二果报之一,或于现世获净智,其或未然,余习未了,亦得不还果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且不谈七年,有人依法修习四念处六年,五年,四年,三年,二年,或一年,可得二果报之一,或现世获净智,其或未然,余习未了,亦得不还果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且不谈一年,有人依法修习四念处七个月,六个月,五个月,四个月,三个月,二个月,一个月,或半个月,可得二果报之一,或现世获净智,其或未然,余习未了,亦得不还果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且不谈半月,有人以法修习四念处七天,可得二果报之一,或现世获净智,其或未然,余习未了,亦得不还果。

      诸比丘,这就是我为什么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说四念处是无上妙道—可净众生,可度优悲,可灭苦恼,可达正道,可证涅磐—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  诸比丘等,于世尊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

 


上一篇:大悲咒
下一篇:已经最后篇了
评论区

昵称:   确认码: 加  等于? 

首 页 | 重要公告 | 成功案例 | 强迫 | 焦虑 | 婚姻家庭咨询 | 社交恐惧 | 疑病 | 失眠/养生 | 神经衰弱 | 抑郁 | 企业EAP服务 | 修心养正
版权所有 一宁心理咨询(长沙)有限公司  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中海环宇城0917室(当面咨询需提前预约) 
网站ICP备案号:湘ICP备14012097号 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3998360602 术支持:斌网网络